《黄海晨报》2014年11月3日
听法官如何用“四心”换群众安心顺心
——来自全市法院“四心工作法”事迹报告会的报道
本报记者 李培安 通讯员 张宝华 胡科刚 王田
“四心”工作法,指法官在办案过程中接待当事人要热心、倾听诉求要耐心、审判案件要细心、解决问题要诚心。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日照两级法院广大法官带着对每一位群众的深厚感情,心中时念农桑苦,认真践行“四心”工作法,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司法的温暖,拉近了法院与群众的距离,赢得了当事人的广泛赞誉。10月31日,日照中院举办了“四心”工作法事迹报告会,来自全市法院的5名基层优秀法官代表,从不同角度作了精彩的经验报告,从不同侧面介绍了各自的办案实践。在他们身上,集中展现了人民法官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情系百姓、司法为民的高尚情操,清正廉洁、一身正气的优秀品质。
【法官名片】
马海燕,莒县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她从事刑事审判 23年,承受着巨大的办案压力,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所办千余件案件无一违法裁判。先后荣获全市“十佳办案能手”、“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并被荣记“个人三等功”两次。
【办案心语】
2012年3月,一起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的案件摆到了我的案头。被告人陈某是东莞镇孙家石河村农民,这里交通闭塞,群众法律知识淡薄,这个罪名对当地群众来说闻所未闻。陈某因种植638株罂粟被判处管制一年。
宣判时,我注意到,陈某对所犯罪行依然非常茫然。宣判后的第三天,我和同事驱车百余里来到陈某的老家,先和她拉家常,通过了解她生产、生活的情况,自然地提起非法种植罂粟的一些法律规定,使陈某明白了她犯法的原因,认识到不懂法、不学法给自己带来的后果,也表示要通过自己的教训,告诫村里的人,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法官名片】
范学青,岚山区人民法院安岚法庭庭长。他在办案过程中总结出“三色卡片”工作法、“五心调解法”,办案1200余件,无一错案、无一投诉、无一引发上访。先后荣获“全省法院办案能手”、“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全国优秀法官”、“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等荣誉称号,并被荣记个人二等功。
【办案心语】
从进入法院第一天起,我就坚持把工作中的点点滴滴都记录在工作手记中。八年来,工作手记已记录了22本,近50万字,工作手记见证了我践行四心工作法的心路历程……
在审结一起同居关系子女抚养纠纷后,我对瘦小的孩子吴涛说:“听说你是个懂事、学习很好的孩子,以后有什么困难,就来法庭找范叔叔。”两个月后的一天傍晚,吴涛来找我,原来吴涛的爸爸受到刺激,给他留了100多块钱,出去打工了,要强的孩子靠这100多元坚持“生活”了近两个月。第二天,我来到学校,协调解决了他在校期间的生活。以后我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去看看他,直到大半年后,他父亲回到家中。法官的内心深处必须牢记做人的良心,这是一个优秀法官的人格基础!
【法官名片】
王瑞丽,东港区人民法院民一庭审判员。她主要从事医疗纠纷、新类型案件等疑难复杂案件的审理,所审结1000余起案件,没有发生一起上访缠诉或矛盾激化。2010年以来,连续四年被评为本院“星级法官”,去年被评为“全市法院十佳调解能手”。
【办案心语】
2011年,我审理了一起医疗纠纷案件。原告20岁的独生儿子与他人发生争执被打伤,经抢救无效死亡,凶手至今未抓到。原告认为医院应承担全部赔偿责任。在得知鉴定意见显示医院仅承担次要责任后,两名原告似乎瞬间丧失了理智,对我一阵大吼大叫。
第二天当我再次见到两原告的时候,他们依然怒气冲冲。我微笑着说:“两位老人家,你们先坐下”,我的态度让他们的脸色渐渐缓和下来。
说话间,老太太终于忍不住哭了,老两口一起诉说事情的原委,我在一边耐心地听他们倾诉,待他们情绪稳定了,又慢慢地给他们解释案件的流程。
后来,经过十多次交流,双方达成调解意见。领取调解书临走时,两位年逾花甲的老人满眼含泪,给我深深鞠了一躬,说了声“谢谢”。
我真切地体会到,面对的当事人我们法官都应倾尽真心去对待他们,因为每一次耐心的倾听、热心的劝解,都有可能照亮他们迷茫的路途。
【法官名片】
王友明,五莲县人民法院街头法庭副庭长。他扎根基层,始终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办案,近两年来审结各类民事案件542件,调解率均在83.56%,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曾先后两次获“全市法院十佳调解能手”荣誉称号。
【办案心语】
每当面对前来咨询的当事人,我无论多忙、多累都抽时间热心地接待。对于如何立案、需要准备的证据等问题一次性给予详细解答。就在一个月前,一个老人在庭外等我很长时间,手里提着几斤桃子。这个老人是我以前曾接待过的一个咨询者,老人和邻居在房屋翻建过程中发生争执,当时情绪还非常激动,我帮他先找村委会进行调解过。接过桃子,我心中充满幸福,因为我收到的不仅仅是几斤桃子,更是百姓对我的信任与感激。“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面对尖锐的矛盾,面对情绪激烈的当事人,作为一名人民法官,一定要有一颗真诚的心,多想想群众的困难,多考虑当事人的诉求,用自己的主动换取当事人的心动,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的温暖。
【法官名片】
王宁,开发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审判员。作为“窗口”单位工作人员,日常工作中,他严格要求自己,热情周到服务当事人,把服务群众作为自身工作首位。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荣获“全市法院无涉诉信访法官”等荣誉称号。
【办案心语】
记得有一次有位老大爷前来立案。老人口齿不清且有点耳背,因沟通不畅,老人就情绪激动地发起火来了。
原来老大爷辛辛苦苦攒了点养老钱被一个远房亲戚借去做生意了,现在竟连人也找不到了,老人手里只有一张当初的欠条。听完原委,我真的有点为难,借款人下落不明,这个案子可怎么立呀?但看到老人那憋屈和着急的样子,我不忍也不能不管。于是我便引导老人仔细回忆他所知道的有关借款人的情况,并一一作了记录。见老人书写诉讼确有困难,我又为老人作了口头起诉笔录办理了立案手续。见老人没带钱缴纳诉讼费用,我依照程序为他办理了诉讼费缓交手续。最后老人他紧紧攥着我的手,哽咽着不停地说,还是法院好,还是法官好呀!
现在每念及此事,对我都是一次新的警醒:一件对我们来说可能是举手之劳的小事,对当事人就可能是公平正义的化身和他对法律的信仰。作为一名法官,如果淡漠了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即使他的职业技能再高超,也只不过是一个机械办案的“技术官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