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晨刊》2014年10月15日
以公开促公正
历史没有任何时候,司法像现在般公开。
审判公开———
2014年4月14日下午2:30,山东法院庭审直播网首次直播日照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的上诉人莒县某水泥有限公司与被上诉人莒县人社局、原审第三人郑某工伤行政认定一案。经由互联网同步直播庭审活动,是日照法院司法公开工作的重要举措。
2011年,该院出台《关于庭审信息管理的规定》,针对庭审直播点播的目的、对象和具体的操作步骤进行了规定。
2013年12月6日,全市法院司法公开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岚山区人民法院召开。会议要求,两级法院要有效整合电子卷宗、案件流程、短信同步、告知系统和裁判文书等资源,积极推进审务公开、案件流程信息公开和裁判文书公开。不论是法官还是案件当事人的诉讼行为将公之于众,接受社会监督。两级法院还将通过官方微博和门户网站,随时发布或推送法院工作动态、重大案件的审判信息,公布诉讼指南、直播庭审和最新的法律法规;将完善信息查询系统,把案件执行进度和执行措施采取情况随时告知当事人;开展“见证执行”活动,对一些执行难度大的案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媒体记者和当事人的亲属全程参与具体案件的执行、重大财产的处置。根据两级法院的司法公开实施方案,法院将完善设立院长信箱、网上案件举报等措施,在司法公开触摸查询系统和门户网站设置评价功能,让当事人随时对法官的服务态度或案件质效作出评价。
在庭审公开的同时,生效裁判文书上互联网进一步拓宽了人民法院接受社会监督的途径和渠道。
随后,今年日照中院又出台《生效裁判文书上网公开实施细则》,对生效裁判文书上互联网工作进行严格规范。一季度共上传中国裁判文书网裁判文书1052篇。
截至目前,两级法院在“诉讼服务中心”均设置了电子触摸屏、导诉台、上网电脑和公告栏,开通了手机短信服务平台,建成了案件信息查询系统,及时向当事人及社会公众公布案件流程信息、执行公开信息。
截至目前,全市法院全部开通了门户网站和官方微博,出台了门户网站、微博管理暂行规定,在审判楼前设置LED电子大屏幕,采取官方微博与LED电子大屏幕“一博一屏”同步图文、视频双直播模式,向社会公开审判执行信息及庭审直播等。
深入群众倾听———
从坐堂问案,到深入百姓接访听案,并形成一种制度,这无疑是司法审判的进步。
自2010年3月开始,日照市中级人民法院先试先行,创新实施院领导“周三接访日”制度,经过初步试点,大量矛盾纠纷被化解在初始和萌芽状态,群众到市赴省进京上访量明显下降。同年8月,这项制度在5个基层法院全面推开。
接访日,全市两级法院的接访院领导通过视频互动的形式,现场值班接访,现场交办案件,当场回应来访群众的诉求,及时反馈督办案件办理情况。
这项制度推行4年来,日照中院领导班子成员共现场接访181场次3800余人,涉及案件2600余件。2013年12月16日,日照中院院长程乐群通过视频方式,向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演示汇报了这一做法。
法院还通过举办“法院开放日”、新闻发布会、主题座谈会等活动,多渠道听取群众呼声。同时,针对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不断探索和完善便民、利民措施,一方面通过上门立案、巡回审判、特色法庭等机制,构建便民诉讼网络;另一方面,通过送法上门、入企业调研、服务大项目建设、保障生态建设等,将司法服务深入矛盾化解一线。
亮剑老赖———
2013年11月,市法院首次将54个拒不履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的单位和个人的信息录入到最高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中,公众可通过网络查询到这批“老赖”的信息。
2014年1月17日,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布了第二批失信被执行人名单,65个失信被执行人再上“黑名单”。列入“黑名单”的老赖在网络、报刊、电视、法院公告栏等予以曝光。
如今,失信被列入“黑名单”向社会公布已经成为一项制度。列入“黑名单”人员将被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境等,也将无缘评先树优。
(鸣谢 日照市中级人民法院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