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外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新闻
《日照日报》中院:践行公正司法 维护公平正义
来源:   发布时间: 2015年02月13日

  践行公正司法  维护公平正义

  ——2014年全市两级法院审判执行工作纪实

  受理案件35608件,审结、执行案件31044件,一线法官平均办案超120件……一个个明确的数字背后,是一桩桩、一件件纠纷案例的顺利完结。

  2014年,日照两级法院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个率先、五个日照”发展目标,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蓝色经济区、“一带一路”、大项目建设等全市重点工作,妥善审理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发生的各类矛盾纠纷,为“稳增长、转调创、强蓝区、促改革、惠民生、保稳定”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保障“平安日照”,他们严惩罪恶

  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也是改革发展的根本前提。但总有人欺行霸市,扰乱经济秩序,违法犯罪。

  岚山区代某发现经营渔货能带来巨额经济利益,遂网罗他人控制渔货的收购,争夺、垄断渔货收购市场,随意殴打、威胁渔民和渔贩,形成了一个人数众多的大型黑社会性质组织,严重影响了渔业行业、区域的正常经济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后该团伙19人被市中级法院分别判处8个月至20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对违法犯罪就要严惩。2014年,全市法院对故意杀人、抢劫、绑架、强奸等严重暴力犯罪和盗窃、抢夺等多发性侵财犯罪加大审判力度,专项打击黑恶势力犯罪、毒品犯罪,一审审结各类刑事案件1380件,判处罪犯分子1941人。”市中级人民法院刑庭庭长刘娟介绍说。

  2010年元旦至2012年6月,滕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做官商生意、劳保生意、许以高额利息等手段,非法向肖某等人集资17084.4万元,用于归还申某等人的高额利息以及日常消费等,至案发仍有5508万元本金未能偿还。后滕某被市中级法院以集资诈骗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去年,两级法院共审结集资诈骗、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案件86件,打击了犯罪,维护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此外,东港区7名乡镇民政所、人社所工作人员,因贪污低保补助资金、残疾人危房改造资金等,分别被判处两年半到十一年不等有期徒刑。其中,东港区法院公开审理系列生产销售“毒豆芽”案件,邀请网友等各界群众及媒体旁听,严厉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两级法院对未成年犯宽严相济,危害不大的罪犯多数判处缓刑,东港区法院对无固定住所、无经济来源、无监护条件未成年犯实行帮教制度,被中央综治办、共青团中央评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法治保障制度创新优秀事例”。

  法院还积极参与“六五”普法,法官主动进学校、进企业等开展法治宣传教育322场次,讲好法治故事,弘扬法治精神,并通过公正裁判、执行曝光等措施,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莒县法院开展的“打桩结网、防线再造”和“百案千村大巡讲”活动效果显著,受到群众的欢迎。

  促进经济发展,他们全力以赴

  法院并不能直接促进经济发展,但法官居中裁判,通过办案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让违规者受惩处,让正常经营者得利益。

  莒县某饲料公司因设备更换停产整顿,   引发职工误解,致劳资双方发生矛盾,100余名职工上访。莒县法院及时组织法官深入企业开展沟通协调,最终企业一次性支付200余万元兑付职工工资和其它待遇,职工满意,企业也得以健康发展。

  2013年5月,钱某在日照承包了一家石料加工厂,后以资金紧张为由,拖欠李某等13名工人工资22万余元,并离开日照,切断与外界联系。2014年4月15日,东港区法院以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判处钱某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此案给恶意欠薪的老板敲响了警钟。

  2003年底,日照两大知名公司甲与乙合作在日照建设一处大型购物商场,合作过程中双方产生矛盾,公司甲起诉要求公司乙给付拖欠的租金579.9万元及相应利息等诉讼请求。经过耐心细致地调解工作,市中级法院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公司乙将拖欠的租金一次性给付公司甲,公司甲向其开具发票并放弃其它诉讼请求,公司甲与公司乙达成股权转让协议,案件圆满解决。

  同时,两级法院紧紧围绕全市经济转方式调结构大局,及蓝色经济区、“一带一路”、大项目建设等全市重点工作,妥善审结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商事案件6316件,结案标的额12.19亿元。

  其中,在精品钢基地建设过程中,岚山区法院成立了专门的驻村工作组,深入农户逐条答复解决村民反映集中的问题,走访村民109户,解答法律咨询38个,妥善协调处理了东湖一村、东湖三村两个坞台拆迁纠纷案,确保了精品钢基地建设的顺利推进。

  此外,两级法院还审结买卖、租赁、承揽等合同纠纷案件2455件,审结借款、票据、保险等金融纠纷案件2435件,审结知识产权案件113件,增强了企业自主创新和品牌保护意识;审结企业破产、公司清算、股权纠纷案件32件,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针对审理案件中发现的民间借贷等方面的问题,建议政府部门建立市属国有破产企业职工统筹安置制度,被市政府采纳。

  针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两级法院集中开展了涉环境污染、违章建筑处罚等集中审查执行活动,妥善审结了环保部门依法关停东港区陈疃镇、五莲县街头镇高度污染石材加工厂等行政诉讼案件,促进了生态日照建设。

  践行司法为民,他们躬身力行

  “岚山法院的法官急当事人所急、雷厉风行的做法,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司法为民’的宗旨,我们通过这件事体会到了法院司法为民举措给企业带来的便利”。

  2014年12月8日,山东金石沥青股份有限公司分别给中院、岚山区委政法委等机关送来表扬信,感谢岚山区法院立案庭法官及时办理了与浦东法院司法送达协助的委托手续,依法维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

  两级法院以群众满意为最高标准,进一步完善涉民生案件审理机制。包括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导诉员,专门负责诉讼引导、材料收转等工作,五个基层法院和中院都安装了LED大屏幕,滚动播放各类案件办理流程,增设“电子卷宗查阅室”,方便当事人自助查阅庭审录音录像、即时打印案件电子卷宗,真正做到“进入一个厅,事务一站清”。

  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行动不便的当事人,实行电话预约立案、上门调解、家中开庭,让当事人便捷地打官司。重新布局“法官工作室”,结合“假日法庭”“车载法庭”等,积极开展巡回审判、带案下访活动,现场为群众排忧解难。

  两级法院延伸司法服务职能,关注弱势群体,对经济确有困难的案件当事人缓、减、免诉讼费201万元,发放司法救助金96万元。对涉及追索劳动报酬、赡养费、医疗费等案件,开通“绿色通道”,快立、快审、快执,及时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让当事人切实感受到了司法关怀。

  为让群众打一场明明白白的官司,两级法院强化释法说理、判后答疑工作,引导干警用群众听得懂、易接受的语言和方式进行沟通交流,去年共审结各类民事案件 15095件。其中,审结道路交通事故、工伤、医疗等损害赔偿案件4037件,拖欠农民工工资等案件890件,审结婚姻家庭、抚养继承案件3958件。

  董某系莒县某公司职工,因公伤伤残瘫痪在床20余年,2013年7月,董某向法院起诉要求赔偿,判决生效后该公司一直未予赔偿。莒县法院仅用不到十天的时间,就将20万元债权执行到位。“要不是法院帮我要回救命钱,俺早就死了好几个死了”,卧病在床的董某感激地说。

  为保障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两级法院开展了“涉民生案件集中执行”和“转变执行作风、规范执行行为”等专项活动,共执结各类案件7854件,标的额11.95亿元。莒县法院在执行拘传、查封扣押、安全保障等重要工作上“重用法警”,闯出了一条新路。2014年8月,全省法警现场观摩会分三批在莒县法院召开,全省80多个法院前来学习。

  推进司法公开,他们与时俱进

  “对方骑电动车闯红灯,撞上我的车,交警认定对方负全责,为什么法院还判我赔偿4400块钱?”微信用户“黄海来风”向东港区法院的官方微信发来消息询问。

  法院工作人员在详细解释相关法律规定后,还告知对方可登录中国裁判文书网查阅东港区法院判决的类似案件。半小时后,“黄海来风”又发来消息,“之前,我以为是法官偏向他,原来所有的案子都是这样判的,我误解你们了。”

  为回应公众关切,消除公众疑虑,让司法更加贴近百姓、贴近民生,两级法院全面推进司法公开工作。法院建成了案件信息查询系统,方便群众查询立案日期、承办法官、审理期限等节点信息。并推进庭审同步录音录像,举行远程庭审直播观摩活动,去年通过互联网向社会公开直播庭审11场次,微博直播14场次。

  为推进信息化在司法公开中的应用,全市法院共投资1900余万元用于法庭装修和建设,建成科技法庭67个、远程提讯室4个,基层审判场所、便民服务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北京路法庭等4处法庭建成启用。

  为使判决更加公开,两级法院推进裁判文书公开,实现了“一院一网站一微博”,去年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生效裁判文书9609份。

  “以前总感觉法院很神秘,通过这次到东港法院打官司,我感觉法院工作很公开、很透明,让我们老百姓打起官司来,心里很踏实。”去年5月29日,当庭拿到赔偿款的当事人李某感慨道。

  两级法院为推进信息公开,借助网站、微博微信、室外LED大屏幕等平台,公开执行节点、进度等信息。举行法院开放日活动62场次,组织3350余人次走进法院。开发区法院健全新闻发布常态机制,及时主动公开社会关注、复杂敏感案件,扩大了全媒体环境下法治先行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我们推行的‘周三接访日’制度,去年仅中院班子成员就现场接访48场次,接待群众咨询和来访1200余人次。”据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徐光然介绍。

  两级法院坚持周三接访、预约接访、视频接访、带案下访制度,畅通来访渠道,对来访当事人做到合理诉求解决到位,案件瑕疵纠正到位,无理诉求疏导教育到位,特殊困难群众帮扶救助到位,信访工作成绩斐然。去年9月,全省法院涉诉信访改革工作培训会在我市召开,最高法院简报两次转发了日照法院的做法。

  加强自身建设,他们不甘落后

  案件结案了,群众到底满意不满意?带着这个问题,五莲县法院探索建立了审务督察电子系统平台,对除刑事以外的诉讼案件实行短信、电话、上门“三级回访”。

  “根据数据统计显示,群众满意率达97%。对当事人不满意的案件,我们将全部进行回访纠错。”据五莲县法院工作人员介绍。

  2014年11月6日,省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白泉民在五莲 县 法院调研时指出,“这一机制有利于规范法官司法行为,有利于密切联系群众,有利于改进司法作风,要继续探索实践、总结推广”,并作出批示予以肯定。

  2014年,全市两级法院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力改进司法作风,全力打造“公信法院、公信法庭、公信法官”。

  在市中级法院,每名院领导都到基层法院窗口单位,与群众面对面交流,访贫问苦,广泛征求各界意见建议218条。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针对“四风”顽疾主动“亮剑”,调整干部办公用房,清退多占办公用房1100余平方米,制定机关差旅费、公务接待费等管理实施细则,严格公务接待标准,“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33.1%。

  在全市两级法院,针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查摆出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切实纠正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立案难、诉讼难、执行难”、“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等不正之风,干警司法作风不断改进,组织纪律意识不断增强,群众观念更加牢固,干事创业的激情明显提升。

  在“三公”评比中,五莲县法院被表彰为“公信法院”,8个人民法庭和20名法官分别被表彰为“公信法庭”“公信法官”。另外,全市法院有4人当选全市道德模范及“日照好人之星”,岚山区法院范学青同志荣获“全国优秀法官”“山东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荣誉称号,开发区法院刘春明同志被表彰为“全国法院办案标兵”。

  瞻望新的一年,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程乐群说:“2015年,我们将紧紧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一目标,坚定不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下大力气推进改革,努力提升司法公信,持之以恒改进作风,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实现‘一个率先、五个日照’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关闭

版权所有:日照市中级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日照市泰安路55号 电话:0633-8782466 邮编:276800